2015年1月20日星期二

軸承-軸承原材料發展趨勢分析

軸承鋼主要用于制造轉動軸承的轉動培林體和套圈。由于軸承應具備長壽命、高精度、低發熱量、高速性、高剛性、低噪音、高耐磨性等特性,因此要求軸承鋼應具備:高硬度、均勻硬度、高彈性極限、高接觸疲憊強度、必須的韌性、一定的淬透性、在大氣的潤滑劑中的耐腐蝕性能。爲了達到上塑膠軸承述性能要求,對軸承鋼的化學成分均勻性、非金屬夾雜物含量和類型、碳化物粒度和分布、脫碳等要求嚴格。軸承鋼總體上向高質量、高性能和多品種方向發展。軸承用鋼按特性及應用環境劃分爲:高碳鉻軸承鋼、滲碳軸承鋼、高溫軸承鋼、不鏽軸承鋼及專用的特種軸承材料。

  爲適應高溫、高速、高負荷、耐蝕、抗輻射的要求,需要研制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軸承鋼。爲了降低軸承鋼的氧含量,發展了真空冶煉、電渣重熔、電子束重熔等軸承鋼的冶煉技術。而大批量軸承鋼的冶煉由電弧爐熔煉,發展成各種類型初煉爐加爐外精煉。目前,采用容量大于60噸初煉爐+LF/VD或RH+連鑄+連軋工藝生産軸承鋼,以達到高質量、高效率、低能耗之目的。在熱處理工藝方面,由車底式爐、罩式爐發展成連續可控氣氛退火爐熱處理。目前,連續熱處理爐型最長爲150m,加工生産軸承鋼的球化組織穩定和均勻,脫碳層小,消耗能量低。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産業技術進步,軸承的應用範圍擴大;而國際貿易的發展,又推動了軸承鋼標准國際化和新技術、新工藝及新裝備的開發和應用,效率高、質量高、本錢低的配套技術和工藝裝備應運而生。日本和德國等均建成了高潔淨度、高質量的軸承鋼生産線,使鋼的産量迅速增加,鋼的質量和疲憊壽命大幅度進步。

  軸承的接觸疲憊壽命對鋼組織的均勻性非常敏感。進步潔淨度,促使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和碳化物細小均勻分布,可以進步軸承鋼的接觸疲憊壽命。軸承鋼使用狀態下的組織應是回火馬氏體基體上均勻分布著細小的碳化物顆粒,這樣的組織可以賦予軸承鋼所需要的性能。高碳軸承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有碳、鉻、矽、錳、釩等。

  如何獲得球化組織是軸承鋼生産中的重要題目,控軋控冷是先進軸承鋼的重要生産工藝。通過控軋或軋後快冷消除了網狀碳化物,獲得合適的預備組織,可以縮短軸承鋼球化退火時間,細化碳化物,進步疲憊壽命。近年來,俄羅陶瓷軸承斯和日本采用低溫控軋,軋後采用空冷加短時間退火,或完全取消球化退火工藝,就可得到合格的軸承鋼組織。軸承鋼的650℃溫加工也是新型技術。共析鋼或高碳鋼熱加工前若具有細晶粒組織或在加工過程能形成細晶粒,則在熔化溫度範圍內,在一定應變速率下,呈現出超塑性。美國海軍研究院對52100鋼進行了650℃溫加工試驗表明,在650℃下真應變2。5不發生斷裂。因此,有可能以650℃溫加工來代替高溫加工並與球化退火工藝結合起來,這對簡化設備和工序、節約能源、進步質量有重要意義。

  在熱處理方面,在進步球化退火質量,獲得細小、均勻、球形的碳化物以及縮短退火時間或取消球化退火工序的研究方面有了進展,即盤條生産采用兩次組織退火,將拉拔後的720℃~730℃再結晶退火改爲760℃的組織退火。

這樣可以得到硬度低、球化好、無網狀碳化物的組織,關鍵要保證中間拉拔減面率≥14%。該工藝使熱處理爐的效率進步25%~30%。連續式球化退火熱處理技術是軸承鋼熱處理的發展方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